|
中药提取车间如何建设?提取车间建设今天故事的名字叫做:一个3T中药提取车间建设始末。 啥?3T什么意思,3T就是3吨的意思。我自己取得,不连贯也请不要拍我。为了吸引你来,也因为这个提取车间目前就只有一个3吨的提取罐。 回归正题,讲故事。(先点根烟先) 故事是亲身经历,但个人水平有限,仅为班门弄釜,抛砖引玉而已,愿各位有所乐,有所得。 那是发生在2年前,一个台风呼呼过后的日子,我去到了南方一个二线城市,来到了一个现代化的化药企业,开始从小白跟进一个中药中试提取车间。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,本人制药工程专业毕业,在传统中药制剂厂做了1年大蜜丸、小蜜丸、散剂、胶囊的工艺员,后再回炉读了一个药剂的研究生,之后从事的大多是中药制剂方面的工作,对中药的制剂,质量都有所了解。当时去之前,听说是一个中药提取车间,感觉挺契合自己的工作经历。之前早在学校的时候,暑假就跟着老师天天操练着200升的提取浓缩机组,刚开始参加工作,也是干着与中药提取相关的工作。现在可以跟进一个中试规模的中药提取车间,不是挺好的吗?结果证明,是挺好,学习了很多东西,但是如果更系统,估计我学习的东西更多更多…… 说完了自己的背景,再说说这个项目的背景。公司想做中药生产,但是因为国家在2014年发文,自2016年1月1日起,凡不具备相应提取能力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必须停止生产。所以公司想生产中成药,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中药提取车间。于是在这种背景下,这个项目应运而生了。公司当时一方面,建设中药提取车间,一方面,和一个内地的中药企业谈判品种转移,想中药提取车间建好了,品种就转移进来。然而计划很美好,现实很骨感。 1.工作接手 虽然对工程不熟悉,但是抱着自己对中药提取熟悉的心态,来到了公司。自己第一天报到,当天下午,就收到了和施工方的合同以及附件,被告知,公司已经和施工方签了合同了,你跟进就好。心想,听起来挺简单的,不就是时不时看看进度,汇报一下即可。后面证明我想多了。 拿到手合同和附件都是电子版的,很长一段时间我居然都没有问纸质版在何处,谁在保管?够小白的吧。直到交给我资料的同事离职,我才想起这个事情。 拿到合同,里面有很多的条款,还有一张拟定的平面图(后面实际的格局改动较大,就不放了)。 整个提取车间面积不大,约900平米,定位据说是中试车间。有中药水提,醇提,渗漉,醇沉,双效浓缩,刮板浓缩,干燥,洁净区有收膏,干燥,粉碎,混合等工艺流程和设备。这些设计依据和来源,是拟转移的几个品种生产工艺。结果这些品种没有转成,匹配度可想而知,好在中药提取前半段都是共性的。 合同中还有施工方提供的设备参数资料,和公司的洁净区、空调系统、设备三份URS。 等一下,不好意思,打断一下,什么是URS?What!这个你都不知道?! 我当时真不知道。好吧,URS:user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,即用户需求说明。后面的FAT,DQ,IQ,OQ,PQ等也请自行学习吧。 接着说啊,拿到合同的第二天施工方就有人过来现场进行测量。我就开始全程跟进了。然后在项目主要领导的指引下,组织生产,设备,采购,QA,土建等部门进行开会,牵头推进这个项目。拟定项目组成员和职责,其实我本是干研发,现在跟进项目,做项目协调员。我到是无所谓,每项工作认真做,都会有收获。 可能有人问,不是有设备部,有生产部吗,为什么叫你做研发的跟进协调呢?这里不详说,设备部当时没有合适人员,加上其他原因,结果就是我主要跟进了。 再然后,我详细看了合同,加上施工方说马上进场,我就天天对外和施工方开始沟通,也天天往施工工地上跑,熟悉各种情况。同时,对内,我也建立了公司内部信息群,及时和公司各部们进行沟通。我变成了这个项目的“项目经理”,虽然没有正式任命。 再然后,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 2.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个才900平米的小工程,虽小,但五脏俱全。遇到的问题,真不少。限于篇幅,下面简单说几个,要不全部说完就是几万字的概念了。 1)设计问题。 设计是一个项目最核心的地方,如果设计没有做好,后面就是到处埋雷。不管是施工过程,还是后续是实际使用维护过程。但是这个项目,施工方完全看成是小西瓜,小瓜子,小芝麻,设计也是在合同中就一张草图(见上)。其他图纸都是后续边施工边画的。后面画个图纸,甲方还要审核,众多部门审一遍,再修改,不符合,再修改。如此往复数遍,真是耗精气神的活,而且是边施工边改,那已经施工了的,怎么办?甲方不同意,说一定要返工,施工方说你们之前已经说好了的,又突然要修改,彩钢板都立起来了,门都开好了!如此反复。好在我有热情耐心俱佳,图纸修改几十遍,我待图纸如初恋啊。 这还是设计中图纸修改问题。还比如设备定位问题。车间是放在二楼,提取罐等设备是架在二楼楼板。开始没几天,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。这个车间是建在2楼的,楼下是大的药品阴凉库,施工方根本没有详细现场考察,都觉得是个小工程,很简单的。图纸那么一画,就交给了甲方。结果我带施工方现场查勘,才发现楼下的问题,而且楼下正对提取设备的位置,还有一楼阴凉库两根很大的冷冻水管,怎么办?我马上给领导汇报了,心想,这个设计的时候难道没有实地查看吗。后面施工方根据现场情况,和公司商量好修改了提取设备的位置,同时将楼下的阴凉库进行了土建隔开。但是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吗?提取罐那么热,旁边的冷冻水管还是黑色保温棉的呢,铝壳都没有包,后期使用有没有问题? 还有楼层承重问题。合同中设备都定了,但是真正设备承重问题,还是后面我和土建人员去原来的楼层主体设计公司进行咨询,后面一再催促施工方给出加固方案才总算解决的。原来的楼层主体设计公司,给出的是口头可能方案,现在施工方给出的也是一张A4纸大小的CAD局部图。这个可是安全问题,是个大问题。原来设计众多设备,好在先上一个3吨提取罐而已。 此外,还有地面材料突然更改,墙面灯光开关临时更换,纯化水的设计反复,醇提防爆墙的设计施工增加,设备工艺图纸的简单提供,消防设计施工等等...... 2)施工过程问题。 我一去,施工方就开始测量实际场所尺寸,开始做地面。地面一干,就彩钢板风管材料进场,开始施工了。首先是材料进场,材料清单,合格、质检证明文件,组织采购部,QA部门验收,如果是设备,还有设备生产部门一起验收。施工方有时一来材料,一大堆,拿着清单仔细核,拿着游标卡尺测量,都是必须的。但是尽管如此,有时一些资质证明文件也不会齐全,施工方都是告诉你,下次给,厂家没有给,或者忘拿了,下次一定补给你等等理由。 验收材料,开始施工,施工方施工日志,还是我设计打印的表格,像老师布置作业一样,经常督促他们现场负责人写,要不准没戏。除了一般的施工日志,还有各种各样重要的施工记录,比如风管施工、清洗、检漏记录。管道打压测试记录。施工方都不会主动和我这个小白提起来。QA来工地现场检查了,问我,施工方的风管清洗记录呢,我才知道。你一和施工方说,风管清洗,检漏要写记录哦。他回答你,好的,好的,要的,要的。你第二天去问他,记录呢,他说我没有打印啊,要不你帮我设计打印一下。好吧,小工程,你们只有几个人只管施工,什么这个文件那个文件,不说专职的文件管理人员,连写的懒得写。没法,我只能多督促。 这里说一下风管的检漏。风管检漏,应该用灯光在黑暗的环境中于风管中检漏。可是我们的施工方,在安装风管时,已经将保温棉都一并贴上了,你还能用灯光检漏吗?检个屁啊!施工方是用机器来折边的,密封性比以前全手工是要好一些,但是两节风管的接口处,还是容易出现泄漏,结果空调系统送风时,有大把呜呜的漏风声。 施工过程,我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,一是看进度,二也是学习。但是遗憾的自己对有些的东西,也是大姑娘上轿,头一遭,如果施工方有意隐瞒,就很糟糕,好在工程小,也没有因为自己疏忽导致大的原则问题。除了我,项目施工过程中,其他部门就QA部门有时去检查,其他部门基本没有人去。尤其是进入了后期的设备安装阶段,施工方本来就派了一个半吊子设备安装工程师,公司这边还没有人现场跟进,结果导致留下很多不当的小问题,后面到了整改阶段,施工方就话说了:你们前面施工时说的好好地,结果现在又要整改!这也是我当时担心的一个问题,但是因为设备部门因其他原因无人跟进,结果还是出现了意料中的问题。 除了材料验收,施工跟进检查,各种记录,还会有其他问题,比如实际场所施工修改,材料的更换,现场施工点、方式的确定(甲方确定)等等...... 3)项目整改和验证 土建搞完,彩钢板立起来,圆弧角,自流坪,门窗安装,电线安装,设备连接,管道连接,基本完工之后,就进入了有一个漫长的整改期。这也是之前设计问题,项目现场跟进等问题,积累到后面的集中体现了。再加上项目组设备部关键人员的变动,和施工方每次开会,都会有新的问题,然后就进入施工方辩解,甲方要求,施工方再承诺整改,结果又没有兑现,施工方再辩解,甲方罚款,施工方再承诺的循环阶段。这个阶段我的体会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施工方的拖字诀。什么方面的问题,先一口答应,好!后面拖着,拖着,托你一两个月。开会,好啊,下面的人说要回去请示老板,老板又不来。电话微信给老板,老板也说好。结果还是托,罚款也拖。第二个就是整改的问题和程度。这个一定需要一个专业扎实的部门或者人员来提出和跟进。要不就是今天发现了一个问题,明天又发现一个问题,后天试一台设备,又发现几个问题。你和施工方每次提的整改条款都有变动,施工方又效率低下,这个工程投产之日何时到啊。 药品生产车间,要求要比食品,电子行业等其他行业要求严格。按照GMP要求,所有设备设施都需要做验证,包括URS,URS反馈,DQ,FAT(SAT未做),IQ,OQ,PQ等验证文件。这个贯穿在整个车间建设始终,相应的验证文件也是需要根据项目进展及时编写,实施和汇总报告。这个有些大的项目,有专职的文件管理员,负责了包括合同,图纸,会议纪要,材料资质,施工记录、验证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管理工作。但是这个小项目,所有文件都是我在跟进,并对内对外沟通。对施工方,一定要严格要求,相关的材料资质文件,包括什么合格证,检测报告,说明书等收集完整。可惜的是,这个施工方素质太差,我见一次说一次,结果还是没有提供所有的设备设施的资质文件,都是丢弃在工地当垃圾。还有公司内部,验证文件的修改,审核,审批,各部门的分工,一定要明确,要不也是推来推去。 3.经典语录 在这个项目的跟进过程中,和施工方,和各个公司部门沟通,现在回想,也是有些经典语录的。比如施工方经常口头上的承诺:好!好!好! 比如施工方曾说:药厂的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一般是合同约定的3倍! 比如曾经的一任项目负责人说:施工方就是“土匪”!...... (其中真正含义,各位自行体会。) 4.工作所得 前面都是流水的记录。整体来说,我个人还是从这个项目中学习到很多。(我也并非只学习跟进协调这个项目,我也负责研发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等等。) 关于项目跟进协调有几个方面,个人感触很深。 一是:项目设计和施工方资质。 项目不论大小,最重要的是达到最初的预想目的,如果是想真正将机器开动起来,前面设计工作一定要做足。当然正规的设计周期,是比较长的,还有各种评估。像我经历这个中试车间,预想的简单,设计简单,没有充分评估后续各种实际使用的情况,导致各种小问题,估计一般大工程是不会出现的。还有就是施工方资质问题,还是有良好的施工能力的施工方,有保证。要不层层转包之下,绝对是不能符合药厂严格的要求。 二是:施工的各种记录,文件和验证。 一个优秀的施工方,我想应该将文件和验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。如果是小工程,像我经历的这种,钱少事多,那想施工方样样尽善尽美,估计够呛。但是不管是施工方,还是自己甲方,这个工作都是重点的。尤其是对“项目经理”之类的项目跟进协调人员。在平时工作中,不管是对内,还是对外,任何沟通的结果,都要有书面记录和书面结论,要不后面扯起来,够你头疼的! 三是:要有一个强力的团队!要有一个果敢的领队!项目团队是最重要的。 一个项目不可能是靠一个项目经理,也不是单靠施工方,更不能靠公司内部各部门。但是个人觉得项目团队是最重要的。因为这个是项目的发起人,是项目执行的监督跟进人,也是项目最后验收人。项目团队需要一个果敢的、专业的领队人物,这个非常重要。这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判决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!很遗憾的是,个人经历的项目团队不太稳定,单项目负责人就换了几个,更不用说其他成员。 四是:耐心,细心,沟通。 如果跟进协调一个项目,沟通是必须的,细心是必须的,耐心也是必须的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自己工作是朝这样努力,但是还有需进步的地方。 上述为个人经历项目的一些流水和感想。可惜的是,个人水平有限,这个项目施工方素质有限,公司各部门整体稳定合作有限,所以学到一些皮毛。这次借大赛的机会,说出来,引各位一笑,也愿能给各位有所启发,如此便足矣。 |